性能化与之路中心考一于去立链场关的独的深度思
作为一个长期观察DeFi领域发展的从业者,我不得不承认dYdX这个项目特别有意思。它就像一面镜子,清晰地照出了当前区块链行业的几个关键争论点。今天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dYdX为何选择独立链这个决定的思考。
dYdX的独特价值
说起dYdX,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"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的龙头"。这没错,但我觉得更值得玩味的是它给我们带来的两个重要启示:第一,它直接挑战了"Rollup至上论";第二,它为"基础设施vs应用"这场旷日持久的辩论提供了一个绝佳案例。
记得2023年那会儿,整个圈子都在疯狂讨论Rollup。Solana因为FTX事件元气大伤,Terra直接崩盘,大家都觉得以太坊赢麻了。于是各种Rollup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,好像不用Rollup就out了一样。但dYdX却反其道而行,从L2转向了自己的链,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。
从濒临倒闭到行业标杆
要说dYdX的发展史,简直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。2020年DeFi Summer那会儿,谁能想到这个当时占据去中心化交易所50%交易量的项目会突然跌入谷底?随着Uniswap崛起,dYdX的市场份额断崖式下跌到0.5%,简直惨不忍睹。
更糟的是,以太坊gas费暴涨让dYdX每笔交易要给用户补贴100多美元手续费。说实话,我当时都觉得它撑不下去了。但Antonio Juliano这个倔强的创始人硬是带着团队完成绝地反击,先是迁移到StarkEx,后来又推出DYDX代币,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逆袭。
为什么一定要独立链?
这就要说到dYdX面临的核心问题了。虽然L2方案解决了gas费问题,但Antonio发现了一个致命问题:"如果我们连完全去中心化都做不到,和币安、FTX这些CEX比优势在哪里?"这个问题简直戳中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命门。
在L2架构下,dYdX的订单簿和撮合引擎还是中心化的。就像一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"伪去中心化"项目,外表光鲜但内核不够纯粹。此外,L2的TPS(每秒100笔左右)也无法满足dYdX的长远发展需求。
于是他们选择了Cosmos SDK来构建自己的链,这个决定很聪明。一方面可以保持灵活性,另一方面能通过IBC协议与其他Cosmos生态项目互联。现在dYdX链的TPS能达到2000,是之前的20倍,去中心化程度也达到了新高度。
给行业的启示
从dYdX的案例中,我总结了三个重要启示:
首先,基础设施对应用发展至关重要。从L1到L2再到独立链,dYdX的每次蜕变都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升级。
其次,Rollup不是万能的。虽然现在大家都在追捧Rollup,但dYdX证明在某些场景下独立链可能更合适。
最后,灵活应变是王道。dYdX从濒临倒闭到行业领先的关键就是能够审时度势,及时调整战略。
作为一个行业观察者,我由衷希望dYdX这次转型能够成功。这不仅关系到一个项目的成败,更将为整个行业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。毕竟在区块链这个快速演进的领域,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创新尝试。
(责任编辑:回顾)
-
周末刷朋友圈时,突然看到有人欢呼以太坊创下历史新高。说实话,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兴奋,而是一种复杂的情绪。按照我多年观察加密市场的经验,只有当比特币和以太坊这对"双子星"同时突破前高时,才算真正进入牛市。现在这个"定义"确实满足了,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一场与众不同的牛市记得2017年和2021年的牛市吗?那时候市场充满了创新活力,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而这次?说实在的,虽然确实有些新生态在萌芽,但... ...[详细]
-
记得2020年那个燥热的夏天吗?YFI用43天创造了千倍神话,让整个加密圈为之疯狂。那是我入圈以来见过最魔幻的时期,DeFi1.0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,把无数人卷入了造富浪潮。但说实话,后来的跟风项目大多都是昙花一现,直到OSK和FIST的出现,才让市场再次沸腾。这些DeFi2.0项目确实造就了不少"草根逆袭"的故事,我家楼下奶茶店的小哥就靠这个换了辆特斯拉。可是啊,市场永远是最好的老师。现在回... ...[详细]
-
挖矿小白看这里!手把手教你用JASMINER X16-Q赚钱
最近矿圈可热闹了,ETC、OCTA、XPB、ZIL这几个币种简直火到不行!作为一个在矿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矿工,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下我的实战经验。为什么选择JASMINER X16-Q?说实话,新手入门最怕的就是设备复杂难操作。这款矿机最大的优势就是操作简单,特别适合像我当年一样的小白选手。还记得我第一次挖矿时手忙脚乱的样子,现在的设备真是越来越人性化了。超详细挖矿教程视频虽然只有短短6分钟,但干货满... ...[详细]
-
谈起区块链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"匿名性"。这就像一把双刃剑,既能保护隐私,也成了不法分子的"保护伞"。记得几年前有个朋友跟我说:"比特币转账就像扔漂流瓶一样,谁也不知道最后会漂到哪里。"这种状况确实让监管机构头疼不已。为什么要打破匿名神话?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:你在银行转账时,银行不仅要知道你是谁,还要确认收款方是谁。但在加密货币世界,这个最基本的规则曾经是一片空白。2019年前,交易所只需要对自... ...[详细]
-
上周数字资产市场普遍走低,但奇怪的是,我们竟然找不到一个能让人信服的理由。这让我想起最近和一些华尔街老友的对话——他们总说加密货币市场像个任性的孩子,喜怒无常却让人着迷。主流媒体的"加密盲区"作为从业多年的"加密老兵",我经常要应付财经媒体的采访请求。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,尽管区块链技术在过去七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记者们的问题却始终停留在几个"经典款"上:比特币涨跌、目标价格、"山寨币"行情... ...[详细]
-
这绝对是最近科技圈最戏剧性的反转剧!OpenAI董事会18日突然放出重磅炸弹,宣布解除创始人Sam Altman的CEO职务。我当时看到这消息都惊呆了,毕竟Altman可以说是ChatGPT的灵魂人物。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第二天风向就完全变了!董事会居然开始讨论让他重返公司。Altman本人也在X平台(原推特)上发了一段特别感性的文字:"我非常热爱OpenAI团队...",这话里话外的暗示简直不... ...[详细]
-
最近这段时间,加密货币市场总算迎来了久违的暖意。要说最吸睛的,那还得是交易所Launchpad项目的亮眼表现。作为行业观察者,我特别注意到LBank这个平台——它自9月重启Launchpad以来,推出的项目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。两个爆款项目背后的故事记得PINs Network刚上线那会儿,我身边好几个圈内朋友都在讨论。谁能想到一个Launchpad项目能吸引34,000多名投资者抢购?5千万美元的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去中心化存储发展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赞叹Arweave正在构建的Permaweb愿景。记得去年我在测试一个去中心化应用时,突然发现传统云存储的数据莫名其妙消失了,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永久存储的价值。而Arweave网关就是这个愿景落地的重要推手。永久互联网的守护者想象一下,你在网上发布的重要文档或创作的艺术作品永远不会消失。这就是Arweave通过其超过200个全球网关网络正在实现的承... ...[详细]
-
说真的,看着加密货币市场像个提线木偶一样被美联储利率政策牵着鼻子走,我这个老韭菜心里很不是滋味。每次行情起落都要盯着鲍威尔那张扑克脸,这种感觉就像在拉斯维加斯玩轮盘赌。美联储的风吹草动决定着币圈生死8月22日的杰克逊霍尔会议和9月中旬的FOMC会议就像两颗定时炸弹悬在我们头顶。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——鲍威尔微微一笑,市场就狂欢;他眉头一皱,币圈就血流成河。有意思的是,现在的处境和去年截然相反。还记... ...[详细]
-
政治舞台上从来不缺少戏剧性,但Javier Milei的当选还是让全世界大跌眼镜。这位被称为"阿根廷特朗普"的经济学家,带着一把象征性的电锯参加竞选活动,扬言要"锯掉"腐败的政府机构,最终以55.7%的得票率成功入主玫瑰宫。从电视名嘴到总统候选人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在YouTube上看到Milei的视频时那种震撼。这位留着狂野发型的经济学家,在脱口秀节目中挥舞着拳头,痛斥央行是"通胀的罪魁祸首",声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