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化新宠热潮华尔资本全球街的基金代引爆为何
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看到高盛这份报告时,着实被这组数字震撼到了。基金代币化这个曾经被视为"未来概念"的东西,如今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游戏规则。
一场悄然而至的金融革命
想象一下,23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?要知道在今年1月份,这个市场还只有不到100亿美元的规模。短短6个月就实现了260%的增长,这种增长速度在传统金融领域简直是天方夜谭。我记得去年在纽约参加一个区块链峰会时,大多数人还在讨论"要不要"入场,而现在华尔街巨头们已经在讨论"如何更快"入场了。
高盛的分析师给我打了个有趣的比方:如果把传统基金比作纸质支票的话,代币化基金就是电子转账——一样的钱,但流转效率完全不同。这让我想起最近贝莱德的BUIDL基金,短短几个月就突破了29亿美元规模,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币化货币基金。要知道这在传统基金领域可能需要几年才能达成的业绩。
私募股权的代币化春天
有趣的是,这场革命不仅仅是货币基金的独角戏。普华永道的调查显示,超过一半的机构投资者最关注的是私募股权领域的代币化机会。说实话,这完全在情理之中。作为曾经在PE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"老兵",我太了解那些动辄锁定5-7年的投资期限给投资者带来的痛苦了。
Apollo的ACRED代币就是一个绝妙的创新案例。它不仅让机构投资者可以获得传统信贷基金的链上权益,更妙的是他们创造性地推出了sACRED代币,让这些原本流动性极差的资产可以在DeFi平台上作为抵押品使用。这简直是为私募股权市场打开了一扇新大门。
监管春风的意外助力
说实话,最让我意外的是全球监管机构的态度转变。记得三年前在香港参加金融科技周时,监管者对区块链应用还保持着相当谨慎的态度。而现在,香港证监会居然批准了全球首只代币化货币市场ETF!
英国的"基金代币化实施蓝图"更是让我眼前一亮。他们把整个进程规划得像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:第一阶段解决基础问题,第二阶段实现全面代币化,每个步骤都考虑到了市场的接受度和风险控制。这不正是我们一直在呼吁的"监管沙盒"思维吗?
未来已来,只是尚未普及
高盛的Shaun Cullinan说得很对,代币化基金最先突破的领域很可能是抵押品管理。这让我想起08年金融危机时的情景——那些明明有价值的资产,却因为流动性问题变成了"有毒资产"。
纽约梅隆银行和高盛的合作项目意义重大,它不仅实现了T+0结算,更重要的是让货币市场基金第一次能够真正发挥抵押品的功能。想想看,在市场剧烈波动时,不需要被迫赎回基金来满足保证金要求,这对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将是多大的提升!
说实话,看着这些变革正在发生,作为一个金融从业者,我感到无比兴奋。6000亿美元的市场预期看起来很大胆,但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,这个目标可能还会提前实现。毕竟在这个数字化时代,变革的速度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。
(责任编辑:钱包)
-
8月的加密货币市场就像过山车一样刺激。比特币好不容易从低谷中爬出来,眼看要突破关键阻力位,却遭遇了意料之外的"急刹车"。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市场的分析师,我发现这次回调背后藏着不少有意思的信号。老韭菜们开始收割了最让我惊讶的是那些"老韭菜"们的动作。这些持币超过155天的长期投资者,以往都是最坚定的持有者,但最近他们突然开始大规模套现。这让我想起2017年底的那波牛市末期,当时也是老玩家们最先嗅到危险... ...[详细]
-
0822市场观察:比特币进入关键抉择期,鸽鹰之争牵动投资者神经
今天的比特币行情可以用"走钢丝"来形容。价格在关键支撑位附近来回试探,就像一个犹豫不决的舞者,既想向上突破又担心失足坠落。说实话,这种行情看得人血压都要升高了!我观察到市场正在等待一个明确的信号,而这个信号很可能就藏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即将发表的讲话中。从技术面来看,114000美元这个位置简直成了多空双方的"兵家必争之地"。空头在这附近集结了重兵,但多头也不甘示弱,在112500美元筑起了防御工事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看着美股一路高歌猛进,我这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都觉得不可思议。美国股市就像个被宠坏的孩子,明明已经吃撑了,还能继续往嘴里塞蛋糕。最新的MSCI美国指数市盈率已经飙到23倍了,这可是25年来最夸张的溢价水平。记得上个月和华尔街的几个老友吃饭,大家都在讨论一个有趣的现象:现在市场完全不顾传统估值逻辑,越是贵的股票越有人抢着买。这让我想起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的疯狂,不过这次似乎有些不同... ...[详细]
-
8月13日市场观察:通胀数据提振加密货币 以太坊第五浪接近尾声
昨天公布的CPI数据真是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啊!比特币在118000美元这个关键位置获得了不错的支撑,随后展开了一波小幅反弹。说实话,现在这行情让我想起了去年牛市时的场景—只要116000这个日线级别的支撑位不被实质性跌破,多头就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。目前来看,121000-121500这个区间是个短期压力位,值得重点关注。我建议投资者可以在这个位置适当减仓,毕竟市场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。以太坊的表... ...[详细]
-
真没想到2025年DeFi能发展到这个地步!还记得前几年SEC在Gary Gensler领导下处处设卡的日子吗?现在监管环境终于转暖了。作为一名观察行业多年的分析师,我亲眼目睹了DeFi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过程。今天,我想用几个最直观的数据图表,带大家看看这个领域正在发生的惊人变化。DEX的逆袭之路还记得2022年6月那会儿吗?永续合约DEX在衍生品市场的份额还不到1%,简直就像个小透明。谁能想到短短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最近看到CIMG与FLock的合作案例让我眼前一亮。这不禁让我想起2017年那些只会囤币的企业,如今终于开始学会"玩币"了。就像当年互联网泡沫后企业才真正找到网络经济的价值一样,币股融合正在经历从"收藏"到"使用"的质变。囤币时代:数字资产的双刃剑记得2021年特斯拉高调宣布持有比特币时,市场一片欢呼。但好景不长,随着熊市来临,那些跟风囤币的企业纷纷被打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在金融科技圈发生了一件大事,让我这个老金融人都觉得挺有意思。就在上周,ALT5 Sigma这家公司搞了个大动作,宣布要融15亿美元来支持他们的World Liberty Financial计划。这已经是第二家上市公司这么干了,看来华尔街的大佬们是真把web3当回事了。机构玩家正在改写Web3游戏规则记得去年6月,Bitmine这个上市公司宣布把以太坊纳入公司储备的时候,股价简直像坐火箭一样,最... ...[详细]
-
今年二季度的比特币市场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专业投资机构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涌入比特币ETF市场,但令人意外的是,普通投资者仍然牢牢掌握着市场话语权。机构持仓创纪录彭博社的分析师James Seyffart最近分享了一组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:仅在今年第二季度,各类机构投资者就增加了57,375枚比特币的持仓,总价值达到惊人的336亿美元。这让我想起2017年那个疯狂的牛市,当时整个市场还在讨论机构是否... ...[详细]
-
金融世界最近可真是热闹非凡,从东京到华尔街,各种重磅消息接连不断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市场的观察者,我发现2026年可能会成为数字货币发展的关键年份。日本数字货币新动向有趣的是,一向保守的日本金融圈也开始拥抱变革。《日经新闻》透露,日本邮政银行这个"金融巨无霸"正在密谋一个大动作——2026年要推出自家数字货币。要知道这家银行可是持有日本近30%的个人存款,它的每一步动作都可能改变游戏规则。更值得... ...[详细]
-
投资人的记性真是比金鱼还差,上一秒还在欢呼,下一秒就开始恐慌。这不,比特币从12.4万美元的高点回落,立刻就有人开始喊"熊市来了",仿佛之前的大涨从未发生过。作为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,我不得不说这种情绪波动太典型了。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当前市场其实有三个强劲的引擎在推动:全球放水的大环境像开了闸门,机构资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,监管态度也比往年友好得多。这三个因素叠加,让这波行情比2021年那轮... ...[详细]